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苏州大运河史》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18-04-15

3月26日,《苏州大运河史》编纂启动工作座谈会在市委宣传部召开。会议明确了《苏州大运河史》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并对现有的编纂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苏州大运河史》编纂课题组的负责人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国平教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自2018年11月9日正式成立以来,为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依托苏州大学现有科研资源和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组成的专兼职专家学者队伍,开展了多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王国平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筹备情况:确定了《苏州大运河史》各章节撰写内容及完成时间,明确了《苏州大运河史》的撰写时间为从春秋起至今,空间范围囊括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高新区5个核心区域和部分拓展区。

会上,来自苏州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图书馆、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等单位的社科专家为将书稿编写成高质量精品建言献策。吴恩培、戈春源、林锡旦一致认为,书稿应如实反映吴地人对京杭运河的开拓性历史贡献,体现出现代苏州精神对运河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孙中旺认为,《苏州大运河史》的撰写者应具备历史大视野,呈现出运河文化对苏州发展的持续性历史影响。朱从兵建议从历史规律、文化生成方面入手,展现运河文化精神,为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历史资源。

会议指出,苏州将编纂《苏州大运河史》作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起始点,希望通过展示物理遗存、珍贵史料和苏州精神呈现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要求编纂团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在内容上突出特色、要在成果上拓展运用。

除了形成一部史学著作以填补历史空白以外,王国平带领的编纂课题组还准备充分利用苏州大学和苏大图书馆的资料、史料优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建成“苏州大运河数据库”,为以后的大运河研究提供便捷的资料服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