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东吴智库研究员主持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公共艺术设计项目
发布时间2013-01-10

2013年3月,我校东吴智库研究员、艺术学院姜竹松教授率领多位教师组成的设计团队,经过激烈角逐和多轮评审,一举获得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公共艺术项目。

2号线公共艺术项目包含了沿线11个站点的艺术品设计,是苏州展示城市文化艺术品质的重要窗口。在该项目面向社会征集方案后,我校东吴智库高度重视,配备了强有力的设计团队,在姜竹松教授的具体组织下,对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外部周边环境及人文历史背景做了大量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研究工作,并多次进行优化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准备与酝酿,完成设计方案。该方案以“东方水城,丰泽彩韵”为创意主题,通过与各站点周边文化相关的多个侧面,运用多种工艺、材料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一步演绎和深化了苏州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形成了2号线沿线各站点独特的艺术主题。如三医院站的“七里山塘,古风醇情”、石路站的“神仙庙会,繁华金阊”、尹山湖中路站的“湿地八仙,富庶丰饶”等。全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以“安全性与艺术性统一、艺术审美性与环境能性统一、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语言统一”为原则,充分考虑了艺术品的艺术性、审美性、当代性与轨道交通车站环境空间性质的关系,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艺术性强,获得了苏州“轨道交通车站环境艺术委员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2号线的装修设计主题是“水乡彩韵”,选择“水”作为整个2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主题。2号线主线及延伸线,以新兴城区为起点,擦肩古城区,再进入新兴城区,因此全线总体艺术风格呈现现代—传统—现代的特征。11个站点的主题分别是:苏州高铁站——姑苏鱼跃、阳澄湖中路站——璀珠花韵、苏州火车站站——人家枕河及园林意象、三医院站——山塘古风、石路站——南濠寻仙、三香路站——运河帆影、劳动路站——古胥竞渡、桐泾公园站——丝绸春秋、尹山湖中路站——八仙汇聚(水八仙)、月亮湾站——月色涟漪、星华街站——江南梦影。

 2号线的最大亮点就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公共艺术,而且留足了空间。以“苏州火车站”为例,这个站预留了两个公共艺术空间。考虑到火车站是外地游客进入苏州的一个主要窗口,所以这个站选择了水乡和园林这样两个最能代表苏州特色的元素。“人家枕河”采用平面加立体的方式,“园林意象”则采用枯山水式的缩微式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其他站点,则综合采用绘画、雕塑、装置、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增强艺术表现力。用材方面,在充分考虑文化性、艺术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新工艺、新材料,赋予时代气息。

此外,姜竹松教授在2000年设计并主持实施的“苏州自来水公司企业识别系统”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企业识别系统”,其设计方案被收入《中国CI设计年鉴》。2003年主持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主入口区域景观设计及大型城市景观雕塑《升华》设计,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该研究团队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建设工作中,为苏州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高校的智库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