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东吴智库研究员黄建洪教授谈建设通苏嘉甬高铁的重大意义与背后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07

【编者按】11月30日,苏州、南通、嘉兴、宁波四地联动,推出“纵贯长三角、逐梦向未来——通苏嘉甬高铁开工仪式”大型融媒直播行动,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黄建洪教授受邀做客直播间,详解建设通苏嘉甬高铁的重大意义与背后故事。现将访谈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下访谈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问:有关苏嘉铁路的相关历史,请黄教授做一个补充。

黄建洪:苏嘉铁路,既是一条苦难的路,但同时也是一条爱国的路。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江浙沿线当时出现大旱,其实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老百姓们都捐款捐物,做了许多的支持和奉献,非常的不容易,为铁路的建设付出了很多功劳。这条铁路实际上是记录了日军侵华的抗战罪证,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百年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崛起,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新征程,实际上也伴随着这条铁路而延展开来。今天是一个历史的时刻,苏嘉铁路将迎来新生,它将以通苏嘉甬的新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会绘就一个非常能够展现美好画面的新蓝图。

问:通苏嘉甬铁路如何促进苏州杭州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黄建洪:我觉得随着铁路的延伸,这种融合原有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西湖与金鸡湖之间的距离,在新的交通图谱之下,它实际上就是一张高铁票的距离。刚刚就像我们樊所讲到的一样,两座城市都是“天堂城市”。“天堂城市”原来的表述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静态社会下的花开各表,各自优秀。但这两座优秀的城市,随着交通网的织密,有许多领域可以进一步的合作。比如杭州的互联网经济与苏州的装备制造、纳米、生物医药等等,可以有深度的融合。进一步讲,两座城市间由于交通的密集,可以带来更多的效应,比如可以深度开发彼此之间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进一步融合,由此可以进一步塑造两城之间更好的营商环境,更优的生活环境,以此来促进两地老百姓的民生福祉的持续增长

问:通苏嘉甬高铁是一条从环太湖到杭州湾的大动脉,未来的港铁联运将给苏州带来怎样新的发展机遇?

黄建:新的交通网络方式的呈现,实际上意味着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圈层。首先,交通线形成的是一个交通圈。交通圈背后是朋友圈、产业圈、经济圈、创新圈,也是民生福祉圈。从这个角度讲,越来越密集的交通网实际上是为流量社会和流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基础,带来了契机。契机在哪里?实际上是在于这样密集的人员的交流之中,资金流、人员流、信息流,还有进一步的创新流里会带来新的效应,比如像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这几链的链式叠加,它所带来的新的效应可能是几何级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的贯通,更重要的是带来整个发展时空的一种新的能级的提升,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

问:张家港未来应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来进一步发展自己?

黄建洪:其实我刚刚在听樊所讲的时候,脑袋里边突然蹦出了伟人写的诗词——“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昨天晚上神十五升天,今天通苏嘉甬铁路把我们拉回到了现实,拉回到了苏州,拉回到了张家港。从手无寸铁到三铁交汇,实际上这种叠加也代表着时代进步,我们可以感受到进步的脉搏,聆听到进步的声音。这里边带来的新的变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张家港重新定位自己,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国家铁路枢纽城市,实际上它面临小圈和大圈的新的发展契机。小圈,比如向西1小时的南京的经济圈,向南1小时的杭州的经济圈,这是小圈,意味着我们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里边,可以扎得更深,走得更实,行得更稳。大圈向北可以到京津,向西可以到汉渝,向南可以到深厦,这可了不得。这实际上是什么?是发展的格局进入了新的网络,升到了更高的层级,意味着整个城市的发展,乃至对整个苏州的发展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在更高的位阶上形成新的发展的蓝图,这是不简单的事情。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特别好的一些发展的愿景,可以循序依着铁路线,沿着规划圈,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和蓝图。

问:交通的变化对于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将会给常熟带来怎样的期待和机遇?

黄建洪:以往有一个说法叫“常来常熟”,如果我们的交通网织密了,以后就是“常来更熟”“常来好熟”“常来优熟”“常来强熟”。强在哪里?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交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命脉和基础工程,对于产业的升级、人员的汇集、创新的迸发,乃至整个消费市场的重新构造都会带来新的契机。也就是在这种交通交融交汇之中,常熟的县域经济,包括它在面向整个苏州的市域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将会带来新的契机,会有新的融入,会有新的生长点。这样常熟可以立足常熟,放眼苏州,而面向长三角,乃至融入整个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之中。有一个新的格局,就意味着有新的契机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当然,我们拭目以待它的好的契机,循序展开。

问:黄教授,您对于苏州北站的扩容与建设怎么看?

黄建洪:我觉得通苏嘉甬开工实际上进一步加持了相城的交通枢纽地位。刚刚看短片我就发现,相城的交通是大爆发,两条高铁,两条城铁,而且还交汇,这样实际上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在新的中国的交通版图上,相城包括苏州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交通枢纽的位置,在经济版图上,它也会变成面向京津冀、长三角,包括粤港澳乃至长江经济带三圈一带的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从这个角度讲,它不仅仅是一条线的引入,重要的是形成的叠加效应,也就是相城不再是相城的相城,它还是苏州的相城,还是江苏的相城,还是长三角的相城,还是面向全国经济建设的相城。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契机,我们要用足它的空间,挖掘其中有利的价值因素,进一步整合资源,面向长三角,面向全球来布局相城、来布局苏州的发展,这一定会带来新的契机和新的面貌。

问:在八纵八横完成之后,往北联系京津冀,向南联系福建、广东、珠三角。路通了,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如同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滚来,这样一些重要区域之间的联系会给苏州带来怎样的发展空间?

黄建洪:我们看到了越来越紧密的交通网络,立体化的、智能化的、一体化的、协同化的、服务化的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它实际上意味着新交通就有新空间、新经济和新发展。那最大的启迪或者最大的意义在于哪里?在于让我们在一个新的时空格局下,重新来审视自己,重新来定位自己,为了更好的出发,寻求更精准的目标,来做好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像产城融合、站城融合、产业升级、城市能级的提升和快速发展,区域协同化、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为苏州开辟一个新的格局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这将为打造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苏州样板”,为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之中,实际上是需要把交汇交通交融的事情上升到从一个新的时空格局来拟定一个城市的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愿景层面上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过往以邻为壑、彼此不交通、彼此不往来、区隔式发展情况下所完全看不到的新气象。当然,我们深深地相信,善于将契机转变为先机的苏州,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绘就更加精彩、繁华的姑苏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