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十年来,相城区抢抓数字经济黄金赛道,彰显特色生态优势,延续千年元和塘历史文脉,充分释放在“沟通南北、联动东西” 中的区位优势,全面探索后发崛起、逆势奋进的跨越式发展路径。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教授接受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采访,针对相城区打造长三角枢纽中心、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发表看法。现将访谈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下访谈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问:苏州高铁新城要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您觉得优势在哪里?
段进军:其实相城区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相城一定要放在长三角一体化、放在苏锡常都市圈的战略门户,乃至于必须要放在中国来看。那么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看到,相城有独特的产业优势,比如刚才两位讲的车联网、区块链、数字人民币、数字金融等等,这些实际上是相城独特的优势。如果要形成更好的创新系统,那么就需要在相城成长出独特的产业创新集群。我想这可能对相城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问:除了数字经济产业之外,段教授您觉得相城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发力,去擘画苏州这又一个现代化高科技的中心城区?
段进军:其实很多生产性服务业还是为制造业服务的,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的服务业必须和现代的制造业高度融合,这对于整个苏州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相城区除了是高铁新城,我把它形象地说成“头脑经济”以外,在相城也有很多的苏相合作区、漕湖开发区等等,有大量的制造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可能也是相城区打造长三角枢纽很重要的一点。
问:刚刚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黄桥街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段教授,在您看来,这项工作的推进能给相城区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段进军:就我个人理解,土地全域整治其实是追求一种综合效益,它就不再仅仅是我们讲的一个经济效益的问题,它包括着生态效益,也包含着社会效益,那么我们讲效益最大化指的是这三个效益的最大化。我觉得黄桥在这个空间里面,其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两山”理论的最好的实践,所以它带来了非常好的综合效益。我一直讲,我们的发展,我们发展观的转变,就是我们所有的理念,最后要落实在具体的空间里面。至少在黄桥这个空间里面实现了几个新:首先是“新”产业,因为电镀产业现在“腾笼换鸟”,换了一个新的产业,那么它可能对环境更加友好。新产业必然会集聚一些“新”要素,所以在黄桥能够集聚更多的相对高端的一些要素。那么第三个毫无疑问就是“新”生态,比如虎丘湿地公园。空间的本质是什么?空间的本质就是人,它就是满足个体的人在某地的需求,这对整个相城带来的机遇应该是非常大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不可估量的社会生态经济的效益”。
问:通过刚刚的访谈,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相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金砖文化。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相城区的数字经济也已经崭露头角了,想问问段教授,据您观察,这两者之间还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段进军:我个人觉得,金砖的工艺是我们古人传承下来的,它和市场其实并不矛盾。生活需要艺术化,艺术需要走向生活,相城有金砖,这个文创产业就是融合了现代的东西。数字产业是展现相城现代的一面,而金砖产业其实展现的是相城更古老的一面。我们经常讲苏州2500年的历史和现代文明实现了非常好的融合,这才是苏州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力量。因为所有的产业现在可能都离不开数字化的问题,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金砖产业也会数字化,也可能走向线上。不仅是相城去了解金砖、中国了解金砖,也有可能走向世界,只要是一种文化的东西就能感动别人。
问:那么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刚刚提到的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这样一个载体,或者说这样一个片区,它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段进军:我一直讲一切的秘诀都在空气之中,什么意思?就是你集聚在这样一个空间载体中,各种志同道合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碰撞出很多新想法,在这个空间里面做着我们喜欢做的事,而且我们互相地交流,我想这个是空间载体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