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智库研究  学术研究
对话苏州 | 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创新链跃升
发布时间2022-07-20

【编者按】为进一步助力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塑造“新制造”先发优势,绘制“新制造”最美图景,探讨“新制造”苏州定位,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举办“2021对话苏州•新制造”活动,各位专家在线上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共享真知灼见,为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国家高端智库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基于“从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创新链跃迁”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苏州制造转型升级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要求。现将专家观点和视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本视频系原创成果,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使用,如需转载摘编,需征求演讲专家本人同意)


从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创新链跃升

刘志彪

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对苏州新制造的影响,需要建立的第一个理论模型是“从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创新链跃迁”。在新发展格局下,要改变过去在国际价值链中国际代工的方式,用内循环有效引导和促进中间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目前中国企业无法主导全球创新链的方向,现实定位是要成为全球创新链上降低创新成本的角色。所以,苏州制造也应该成为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成本降低的贡献者。另外,从“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相协调的产业配置”分析苏州新制造的发展,区域产业配置表现为上海是生产型服务集聚区,降低区域的交易成本,苏南地区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的最佳地区。这样的产业配置会使得长三角具有巨大的竞争力。苏州新制造要定位为跟上海配套的先进制造地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成为全世界在综合成本上最有竞争力的地区。


(作者系国家高端智库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需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相关内容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如有侵权违法行为,我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