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6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教授接受《苏州新闻》记者的采访,就“苏州加快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话题发表看法。现将采访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攀高向新 加快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以下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当前,苏州加快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走进位于太仓的华钛瑞翔,工程师正对着胶片进行发动机叶片缺陷检查。
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玉友表示:“(前期)里面这个缺陷控制很难达到要求,那么也通过我们的不断地技术攻关,目前我们把缺陷控制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了,我们希望能用一两年的时间整个实现智能化制造,提升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那发动机叶片就相当于心脏的瓣膜。华钛瑞翔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攻克钛铝合金低压涡轮叶片工艺难关,打破国外垄断,同时为叶片减重50%以上,为国产大飞机减重带来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华表示:“我们落户在太仓,肯定会和苏州这一块的上下游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有一款原先进口的填充蜡就在苏州当地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供应商,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我们累计从人才政策支持这块获取了好几千万的资金的支持,也得到了大量投资机构的青睐。”
企业表示,未来3-5年计划将产值从现在的2 000万元做到两三亿元的规模。2027 年,航空发动机叶片年产达5万片以上。
“可以说是一个航空发动机有 30 多万个零件,任何一个零件,它的制造和生产都是高端科技,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不断地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产能,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地丰富我们的产品结构,来达到助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刘荣华说。
目前,太仓高新区已集聚航空零部件及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航空服务等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8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
太仓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狄建刚表示:“我们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50个亿的航空航天产值,增幅应该达到30%左右。从具体的项目来讲,我们今年应该是目标定在10到15家优质的航空航天企业落户。我们现在在(太仓)高新区范围内正在大力建设我们的载体,将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
瞄准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等五个重点领域,苏州先后发布了《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去年,吴中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开园,首批13个优质项目签约入驻。去年底,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天龙三号火箭将于今年7月完成首飞任务。当前,苏州各板块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布局,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产业特字化发展的态势。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商学院教授段进军表示:“产业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未来苏州在航空产业发展上面,我们要因地制宜,要形成围绕着一些企业的集聚,要形成有关航空产业的研究院。那么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形成以航空产业为主的一个产业创新集群来支撑我们苏州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