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谈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重要趋势
发布时间2024-03-12

【编者按】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就当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重要趋势”这一话题发表看法。现将报道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超七成受访青年注重旅行中的“文化味儿”

近期各地文旅火热,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38份。调查结果显示,46.89%的受访者非常喜欢旅行,36.02%的受访者比较喜欢旅行。选择旅行目的地时,71.29%的受访者看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如历史积淀、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

超八成受访者享受文化体验游带来的获得感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80.55%的受访者认为“文旅”不仅在“旅”,更在“文”,文化体验能增强旅行的获得感。

“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和视野不断开阔,当代年轻人越来越重视文化体验,更懂得欣赏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苏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科负责人、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教授介绍,当前,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趋势,文化和旅游联系更加紧密,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深入探索世界的热情。“面对这一趋势,旅游目的地和从业者应致力于向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更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满足年轻游客的文化价值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历史人文教育和传播,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

超九成受访者注重旅行中的沉浸式体验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2.69%的受访者注重旅行中的沉浸式体验,23.8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注重,40.62%的受访者比较注重,28.19%的受访者一般注重。67.61%的受访者认为沉浸式旅游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或人文,75.72%的受访者认为切身融入当地文化环境会让感受更为真切、印象更深,62.20%的受访者认为互动和体验新鲜感更强、更有趣。

周永博观察到,华服已成为当代青年游客的“心头好”,也由此成为各地实现文旅繁荣的“流量密码”。“华服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步入‘沉浸式’的一大入口,通过穿着传统服饰,游客能够更深入地融入文旅场景和在地生活,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旅游体验。这一趋势反映出游客对旅游体验的多样性和参与度的追求。”在周永博看来,文旅行业可以把“华服”作为起点,融入元宇宙思维,聚焦内容开发,妥善利用VR、AR、AI等先进技术,开发更多具有互动性和参与度的沉浸式旅游项目,增强现有文旅场景的文化性、游戏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感。

年轻人期待文化为城市带来更别具一格的“名片”

提到期待各地文旅提升哪些方面,受访者期待各地的旅游名片打造(58.80%)、文化价值开发(66.80%)、沉浸互动体验(58.00%)、创新性开发(58.98%)、景区景观或体验的含金量(62.43%)、服务品质(51.09%)等可以更上一层楼。

周永博看来,在各类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文化特质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关键稀缺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类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对当代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全国各地,各类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得我们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展示地方特色,为人们提供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在文旅开发中,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立足传承、守正创新,将地方文化魅力呈现给游客,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周永博建议文旅产业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可以从供给需求两方面为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开发提供支持。“围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应推出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在供给端聚焦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确保旅游活动的质量和安全;在需求端则需引导游客更加重视旅游景观和旅游项目的文化意义、审美意蕴和精神文明价值,加快形成供给端与需求端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旅游从业者应大力开发和推广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本意识,为游客提供有温度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