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谈苏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打造“智造之城”
发布时间2024-01-10

【编者按】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副教授接受《苏州新闻》的采访,就苏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苏州打造“智造之城”等话题发表看法。现将报道整理汇编如下,以飨读者。


起锚新丝路 驰骋向未来

贸易畅通 共享繁荣

(以下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在制造业大市苏州,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这里出发,穿山越海,流通“丝路”。

卡塔尔,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行走在首都多哈的波斯湾畔,“最美天际线”一览无遗。对于行走在异国他乡街头的记者而言,来到这里也有一份亲切感。缘何?因为在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邂逅来自苏州的海格客车。

体验好、安全、舒适,在卡塔尔,很多人都很看好这一“中国制造”。

2022年,足球世界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为了这场赛事,卡塔尔投入超2200多亿美元,让首都多哈面貌焕新。

“在这场赛事上,我们总共有6000多台车辆服务于世界杯项目,共接待了600万人次的球迷”,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海外销售公司中东二区大区经理汤超群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

走入车内,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平稳、凉快。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多风沙。在夏天,这里的最高气温可以达到50℃。在这样极端的天气情况下,海格客车因地制宜,进行了适应性设计。

“我们配备了大制冷量的空调,并对车内风口的设计进行了均匀的分布,使车内的温度能够在半小时之内,从35℃降到22℃(左右)”,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海外销售公司卡塔尔市场部经理吴荣表示。

2006年是海格客车与卡塔尔的初次见面。当时,卡塔尔即将迎来多哈亚运会,急需500辆客车执行赛事运输任务,海格客车凭借让客户满意的“中国速度”在卡塔尔一炮而红。

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MSD车间主管萨拉瓦南·罗摩克里希纳表示,来自海格客车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非常专业。新车型刚来的时候或者碰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他们都会为当地的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大家的合作亲密无间。

贸易畅通,离不开以规则联通为代表的“软联通”。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们携手打破制度壁垒,积极对接规则标准。

如今,中国已成为海合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和海湾阿拉伯6国的贸易额达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十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出口申报程序的便捷化,从原来的5到7个工作日、需要人员往返跑,到现在的无纸化申报,(只要)2到3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费用也完全减免”,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海外销售公司中东二区大区经理汤超群表示。

十年来,苏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贸易到投资,从产品到平台,全市开放型经济实现了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转变。

苏州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额从2013年的699.5亿美元,大幅跃升至2022年的1370亿美元;2022年,苏州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116个项目,同比上升34.9%。

苏州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认为,未来,苏州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工业制造、现代服务、营商环境和人文历史等优势,创新经贸投资合作、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国际化融资模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重点建设苏州服务“一带一路”的高端要素配置枢纽。


坚持工业立市

打造“智造之城”

(以下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制造业是苏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这座城市,广大民营企业扎根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扩大布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共同助力苏州打造“智造之城”。

在新安电器智能制造车间,从自动化产线,到智能机器人设备、智能亮灯货架,处处都是“工业4.0”的现实场景。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实现产品身份信息的追溯。

“我们的人、设备、机器、材料都是互联互通的,扫描它的‘身份证号’,就可以追溯到它的整个生命周期,能够追溯到这个产品所用的所有材料的来源厂商、生产时间、进货时间和出厂时间等。”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二工厂经理秦岭介绍。

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控制器生产制造商之一,从1989年创立至今,新安电器一直坚持研发创新、以质取胜,企业也从一个25人的小规模企业,成长为如今年销售额近40亿元、员工超2500人的大规模企业,并入选江苏省质量标杆企业、苏州市民营百强企业。2024年,企业投资建设的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即将投用,将用于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和生产。

江苏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红心介绍,2024年8月份就可以去示范基地进行生产,新工厂整体的硬件、软件、管理的水平,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目标在三年以后,新工厂整体的销售达到50亿元左右的规模。

扎根苏州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位于吴江的亨通集团是全球光通信行业的翘楚,十多年前就率先启动工厂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成首批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前不久,企业又获得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荣誉,这也是全球光通信行业的首座“灯塔工厂”。

亨通光纤总经理刘振华表示,亨通光纤将通过数字化赋能,引领行业生态变革。希望能够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并通过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其他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样,苏州也是广大外资企业投资加码、深根布局的沃土。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苏州于1999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20年多来,持续加强在苏投资,目前已成长为博世在华最大的研发制造中心之一。2023年12月,博世又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扩大产业合作协议,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新基地。

博世互联工业中国区总经理贾睿萌表示,博世正在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交付能力、质量并降低成本。苏州工业园区服务的体系化和整个政策的完备性是全国领先的,包含政策落地、平台对接等。

从“看好苏州”到“投资苏州”,制造业企业的集聚成势,助推苏州工业经济稳步前行。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表示,苏州工业经济已形成产业规模庞大、行业门类齐全、产业布局广泛、企业投资活跃等特点。苏州打造“智造之城”其实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探索形成有效投资机制,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