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谈苏州市抓好“扩产投产 引进推进”
发布时间2023-12-29

【编者按】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接受《苏州新闻》采访,就苏州市抓好“扩产投产 引进推进”这一话题发表看法。现将报道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下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23年12月26日召开的苏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抓好“扩产投产、引进推进”,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华昌新材料年产30万吨丁辛醇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2亿元,是张家港2023年重大项目。日前,张家港市发改委、保税区发改局“项目管家”成员走进华昌新材料,了解企业新项目推进情况。

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长胜介绍,利用这个项目,接下来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争取在2025年上半年项目投入生产试运行,投产后项目产值可达28亿元,增加税收2.5亿元。

近年来,企业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未来项目投产后,不仅对企业转型升级、优质增长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还将为相关产业在当地推广“添砖加瓦”。

张家港保税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封皎表示,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形成了问题、责任、任务、效能四份清单,来助力项目的建设,确保保税区的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今年,苏州43个省重大项目、46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率均超100%。市委全会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抓好“扩产投产、引进推进”,支持有需求的企业就地增资扩产、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5和专精特新招引重大项目;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力争百亿级以上项目取得更多突破。

全会要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关键是持续改进对企业的服务,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要加快建设市县乡三级企业服务中心和企检服务中心,更大力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和兑现落实,建立企业动态感知系统,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海美国际长三角智能机器人科创产业园的施工工地,昆山市行政审批局和属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项目地面建筑施工的审批进行现场辅导。今年以来,昆山全市有2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占新建项目11.8%。挂牌成立“马上办”服务中心,主动靠前服务。

海美国际前期部经理吴家奇介绍,行政审批局从政策文件和具体操作都予以全面指导,审批局派专班专人代办帮办,实现了“七证齐发”。 

市委全会提出,要把握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与新能源、数字经济、大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智能建造、智能家居、信创安可等一批新增长点,精准布局人工智能、光子、元宇宙、新型光伏、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赛道。支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形成源源不断的支撑点。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表示,抓好扩产投产和引进推进,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挥传统经济增长动能的作用,同时努力挖掘培育新增长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通过产业技术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来提高经济质量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