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媒体聚焦
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教授谈“苏城年终消费旺季”和“特种兵旅游走红”
发布时间2023-12-19

【编者按】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教授接受《直播苏州》、《苏州日报》等媒体平台的采访,就“苏州年终消费旺季”和“特种兵式旅游走红”等话题发表看法。现将报道整理汇编如下,以飨读者。

年终消费季 消费新观察

(以下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苏州“双12购物节”还在继续,面对一年一度的年终消费旺季,人们发现,如今大家的消费需求更加细分、垂直,更趋个性化,智能化、体验化,高品质产品呈爆发式增长,苏城的本土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

在姑苏区人民商场三楼的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内,不少市民正在挑选心仪的冬装,眼下正是“双12购物节”期间,在不少显眼的位置,店家都打出了“双12”让利的活动告示横幅。购物节碰上近日的寒潮,冬装服饰类的销量也有了明显上涨。

波司登人民商场门店负责人叶婷介绍,这款衣服在上周末的销售数量非常好,现在可以叠加品牌活动、政府活动以及商场活动,享受三重优惠。

越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下,精细化家电家居产品更受消费者追捧。数码电子、小家电等最近优惠力度也不小,在一旁的家电广场,各类冬季热销的踢脚线取暖器、蒸烤箱、洗碗机、等超百款电器在参与活动后,还能领取政府补贴的数字人民币来进行叠加优惠。

人民商场家电广场副总经理计泓渊表示,一个取暖小家电原价是800元,如果顾客抢到数字红包,可以将在商场满500减200的数字红包升值为400元的券,这样其实顾客只花了400元购买了800元的取暖小家电。政府这次“双12购物节”的所有优惠活动,在人民商场家电广场都可以同步享受。这次活动期间内客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比去年同期应该同比增长20%以上。

除了线下之外,不少电商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在位于姑苏区的一家直播基地内,主播正在热情的向观众介绍他们家的热门产品,负责人介绍,为了应对“双12”期间的订单量,他们每天都直播时长延长了两个小时,同时还有下单立减的福利加码。

苏州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处长明瑶华表示,在优惠的基础上,还将推动首店首发、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集中亮相。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多地打出促消费组合拳,消费券、补贴、折扣等轮番上阵,而年底,如何能让消费者辞旧迎新的购买需求和企业年底冲业绩的需求更好地“双向奔赴”,“双12”购物节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表示,购物节是很重要的促进消费的一种形式,因为中国人文化偏好上喜欢热闹,这种大家集体奔向同一个消费目标,去营造一种购物节日气氛,对于促进人们的消费转化,实际上有非常强的作用。“双12”消费活动对于释放消费活力、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的快速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年和春节之前的阶段,政府通过举办这个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百姓的消费意愿,对于新年期间的消费活力也是很好的一个促进。

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数字化赋能传统零售,目前苏州共有MCN机构600家,抖音和快手直播间千余家,相关生态圈从业人员10万人,形成了一批特色直播电商产业带。2022年,全市直播电商零售额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

周永博表示,过去比较看重制造业,看重传统的商业模式。最近几年在电商端发力,起到了很明显的助推作用,逐渐让苏州在长三角城市格局中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一级,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和方向。在现在的创新消费模式下,有很多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已经走向融合,有一些消费活动可能交易在线上,但是体验和使用场景在线下,有些消费活动则是反过来。如果这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相信消费活力还会有更好的提升。


“特种兵式旅游”何以成为年度热词

日行3万步、5天跨4省、3天爬五岳……今年以来,以“暴走”模式穿梭城市、打卡景点的“特种兵式旅游”在年轻群体中持续走红。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特种兵式旅游”位列其中。人们不禁要问,“特种兵式旅游”为何受到如此青睐?走红背后,折射出旅游行业怎样的变化?

01 非一般的火热

说走就走,随心而行;花最少的钱,游最多的景点,今年以来,随着“特种兵式旅游”的持续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奔赴“诗和远方”。

“特种兵式旅游”为何能够走红?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特种兵式旅游”本质上是大众旅游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种新表达,其核心特征是部分群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完成打卡与社交平台分享,并且旅游类支出较少。

调查结果也表明,年轻人是“特种兵式旅游”的主力军。不久前,国内一家媒体发起的《“特种兵旅游”,你会参加吗?》样本调研显示,参与“特种兵式旅游”的人群年龄集中在20至22岁,即以在校大学生为主,2天左右的周末出游是这些“特种兵”的选择时间段,全程花销人均控制在500元以下。为了节省成本,有约8成受访者选择不住酒店,而在网吧、餐厅、洗浴中心甚至是火车站过夜。

02 新一代的表达

不随波逐流,不刻意安排,由过去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替换为“上车睡觉,下车狂飙”,“特种兵式旅游”的走红,折射出年轻一代旅行方式的新思路、新表达。

“今年以来,国内文旅市场全面复苏,‘特种兵式旅游’其实是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真实反映。”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教授认为,经过三年的“蛰伏”,年轻人都被“憋坏了”,他们迫切需要用极限挑战的方式释放情绪。

记者注意到,在“特种兵式旅游”之后,“城市漫步”“躺平式旅游”“集章式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相继走红,而在最近,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打听式旅游”。

不做攻略、不赶时间、走哪玩哪,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打听式旅游”体验。这位网友介绍,不久前,她和男朋友到洛阳旅游,下了火车才发现,两人都没做攻略,于是开启了一趟“打听之旅”。在出租车司机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一家偏僻的牛肉汤店。“原本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味道非比寻常,司机推荐相当靠谱。”她说。

不仅如此,“打听式旅游”甚至出现“跟着感觉走”的升级版。在苏州读大学四年级的王雨涵向记者介绍了她和同学的一次苏州古城奇妙旅行。“我们乘着公交,随便找个站点下车,一路前行,遇到路口就以抛硬币的方式决定方向,实在没有路了,才向附近的居民打听一下。”她说,一天下来走了3万多步,但是她和同学收获了诸多惊喜,“平时节假日逛苏州古城,都是去一些热门景点或者知名街区,这次才发现背街小巷里藏着真实的苏式生活。”

“年轻群体的新型旅行方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周永博认为,不管是说走就走的“特种兵”,还是窝在酒店的“躺平游”,抑或是穿街走巷的“反向游”,都是年轻人对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追求。“旅游市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顺应市场需求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开发高性价比、深体验感的旅游产品,才能推动旅游市场不断繁荣。”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