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牌活动  学者沙龙
朱英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22

【编者4月15日,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与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联合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第二十期东吴智库学者沙龙在线上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七位专家就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方法、方式进行深入研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英明讲解了创新集群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并用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产业创新集群定量研究,为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现将专家发言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创新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

朱英明

在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背景下,苏州市已经形成了“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从苏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情况看,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是次宏观层面的创新驱动活动,创新型企业是微观层面的创新驱动活动。毫无疑问,苏州区域创新体系缺乏中观层面的创新驱动活动,即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出国家创新体系(NIS) 概念后,推出的又一个重要概念。创新集群概念是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具体化。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接近20个,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这些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发育了规模较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我国尚未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但可以通过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形成创新集群。

基于高技术产业工业企业数据,在区、县(市)级水平上,可以识别出苏州四大创新产业集群: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

研究时段末期,苏州市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和虎丘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常熟市、昆山市、平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和沧浪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虎丘区、平江区和沧浪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市和昆山市。

苏州创新产业集群的类型变化类型有三种: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和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就医药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而言,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金阊区、平江区和吴中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昆山市和太仓市,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虎丘区。就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来说,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常熟市、昆山市、平江区、虎丘区、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无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沧浪区。就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而言,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虎丘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常熟市、太仓市,无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就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变化来说,稳定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市区,衰退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吴江区和昆山市,新生型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太仓市。(数据截止2011年)

苏州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在政策支持上有更大举措,在营造环境上有更大作为。一是要在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内生发展动力上有新突破。要积极推进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相关及配套企业与机构为依托、集群成员间紧密联系的创新产业集群体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在创新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产业集群的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创新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创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二是要在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体系上有新突破。着力推进县(市)、区层面上的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在抓好国家级或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区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启动实施县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设,以便切实提升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三是要在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必须遵循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动态变化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以便维持创新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