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牌活动  学者沙龙
叶超:长三角一体化下苏州创新集群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4-19

【编者按】4月15日,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与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联合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第二十期东吴智库学者沙龙在线上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七位专家就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方法、方式进行深入研讨。国家级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叶超从苏州创新集群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尺度关联角度进行分析,并对苏州创新集群未来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现将专家发言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长三角一体化下苏州创新集群发展的思考

叶超

首先,对创新集群概念再认识,即强调多主体、多尺度、强合作、新系统。形成一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主体间强合作的创新合作系统,强调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产业发展与本土文化结合,根据国际知名的创新集群建设经验,政府推动、研发创新、企业运营的有效互动是集群成功的关键;根据国家、长三角、苏州不同尺度的集群发展政策,苏州既要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更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形势下,苏州创新集群建设面临五大挑战:2014年后苏州经历了大规模外商撤资,外向型经济尚处在恢复期;产学研发展不均衡,高校发展和人力资源储备落后与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与上海高值产业重合度较高,研发和创新合作不够;内部行业跨度大、金融行业弱、创新水平低;集群空间分布不平衡、就业结构失调。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五个方面推进苏州创新集群发展。①跟老大。苏州要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和交流,产业配置注意错位发展和互补,制造业集群可与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对接,高校科研与上海教育资源对接,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路径。②做龙头。坚持创新主导产业,全力打造苏州在苏锡常地区乃至江苏省的创新龙头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推顶流。在流量为王的数字经济中,流量大IP是发展的核心,要以数字经济为转型契机,在创新集群之中推出流量IP,扩展苏州的文化软实力和宣传效应。④塑品牌。重点打造世界500强企业,培育国际品牌,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发挥国际效应;选拔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倾力打造国际影响力。⑤成文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数字经济的本土化两者结合,塑造创新集群发展的新生态和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