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领域  城市与社会治理
方世南:以党建人文化建设国企现代文明
发布时间2023-10-08

【编者按】9月26日,《苏州日报》刊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的文章《以党建人文化建设国企现代文明》。文章立足太仓市城投集团提出的“以党建人文化推动高品质企业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党建人文化的建设意义、工作着力点、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党建人文化建设国企现代文明

方世南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太仓市城投集团就提出了“以党建人文化推动高品质企业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集团党委坚持党建是做人的工作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党建工作始终从活生生的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基座、以精神为旨归,实现人的价值的彰显,人的思想境界的提高,人的理想世界的丰富和道德追求的高尚,形成以理想显价值、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败的良好企业风尚,通过党建引领,实现经济人文化和人文经济化,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软实力根基,塑造良好的国企现代文明形象。

太仓市城投集团牢牢把握党建人文化是对党建科学化的深化,促进党建科学化和党建人文化相得益彰,提高国企党建水平,以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集团党委充分尊重广大党员在党建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扬党内民主,调动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党员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把人文情怀融入党建工作之中,着眼于人,着力于提高人的素质和幸福感。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员工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员工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与需求,及时做好帮扶工作,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党建人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在于以党建工作的人文情怀、人文关怀、人文氛围调动起党员和员工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集团党委依托“城言诚语”“城投知学堂”等平台,组织党员和员工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促进对企业的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集团将党建人文化工作和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打破大锅饭,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从干部管理制度入手,开展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工作,以业绩论英雄,畅通“干部能上能下”双向渠道,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选拔条件与任用程序,抓住源头,夯实基础,为干部队伍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将绩效考核和积分制考核的结果运用至中层干部。同时,从创新人才引进入手,促进“员工能进能出”良性流动。大力推行市场化用工机制,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推行个人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工作职责,积极实现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工作常态化,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行不胜任退出机制。集团将党建人文化工作和利益协调结合起来,从强化薪酬考核入手,形成“收入能增能减”激励机制,将党建纪检、经济指标、业务工作、安全指标、创新工作等关键指标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及下属公司考核内容。延伸党员积分制的内涵外延,将积分制适用于所有干部职工,通过积分制管理加强对个人和行为的考核,集团将两个考核进行结合,将考核结果运用至奖金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薪酬体系,进一步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执行力。还通过制订激励政策、优化人才环境等举措,栽好梧桐树,培育实干担当金凤凰,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大核心岗位、紧缺岗位的人才培养力度,突出实干用人导向,建立人才储备库。持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 勇当尖兵拼速度”干部职工能力素质研修班,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做大做深干部职工“蓄水池”。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开展专业课线上直播培训,既有国企改革、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审计合同等专业知识课程,也有心理咨询服务、商务礼仪、素质拓展等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全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干部职工队伍,为集团建设现代文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集团党委将党建人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深化党建共建活动,形成党建人文化的社会环境。打造“赋能五融”党建品牌,着力围绕“政企、镇企、银企、校企、央企民企”五方面持续发力。集团发布“赋能五融”党建共融品牌,与太仓市发改委、资规局、住建局等政府机关成立“政在一企”党建联盟,强化政企党建资源统筹,打通政企沟通新渠道;与城厢镇、沙溪镇、港区合作打造镇企融合共建产业振兴的“镇在一企”示范样板,与多家金融机构成立“银在一企”党建共同体,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校在一企”党建共同体,挂牌“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实践基地”,合作开展“党建人文化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探索国企党建新篇章;与香塘、三峡水利、朗诗等民企央企开展“合在一企”党建共建,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些活动,在强有力地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时,塑造了集团良好的现代文明形象。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专家咨询团专家;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链接: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