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屠立峰参与由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看苏州新闻客户端承办,苏州银行支持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苏州有光》访谈节目,探讨光子产业在苏州的发展。现将访谈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苏州有光
打造光子产业高地 苏州追光前行
(以下访谈文字部分根据视频整理)
光纤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广泛搭载于车辆的激光雷达的底层技术光传感;人们熟悉的治疗近视进行的激光手术光医疗……从显示器到数据通信,从智能终端到超级计算,光子技术全方位赋能和推动产业发展。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抢占光子产业“制高点”,是我国实现未来技术超越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
01 苏州追光 机制探索有良方
毋庸置疑,“21世纪是光的世纪”已成为业内共识。光子产业将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是未来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
苏州当前正在积极抢占光子发展的新机遇。早在去年8月,苏州就正式宣布重仓光子产业。启动建设了太湖光子中心,目标直指中国光子产业新高地,还将光子产业列入苏州16个产业创新集群之一。5月底,苏州召开了光子产业大会,要建设光子产业高地。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屠立峰表示,苏州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光子产生、传输到应用的产业链条,尤其是在激光器芯片、激光器件、激光加工设备等光制造领域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条最全的城市,已具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光子产业发展,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交融,人才发展生态提升,正在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像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等创新平台,人才方面,有7位光子领域院士,54名顶尖技术人才;科技载体方面,有光子领域大院大所12家,太湖光子中心等等。
“苏州还探索做了很多的探索,像创新联合体,从机制上进一步推动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屠立峰说。
联合创新体是一种联合攻关组织,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的创新资源,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破解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
02 苏州追光 专家学者来把脉
苏州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光子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实现1000亿元,新增光子领域上市企业10家以上。那么,苏州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已有的底气,该有什么样的实现路径?
屠立峰认为,制定一体化政策、厚实两类支撑(重大项目支撑和重大平台)、坚持多措并举是苏州光子产业发展未来的可谋路径。
他举例说,苏州要研究制订支持包括光子产业在内的未来产业新一轮创新集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土地供给、重大项目审批、跨境研发、区域创新协同、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流动、高水平研发机构和组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生态保护等相关政策,以综合性的政策体系为苏州未来产业新一轮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凝神聚力。建立投入增长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
蓄势筑基。以重大科技专项和产出化项目为抓手,强化机制建设,构建能够直面全球光子科技前沿竞争的战略突击力量,形成系统突破能力。
结才联智。充分利用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基础设施,推动科技资源的国际共享,吸引各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来苏州开展高层次科研活动。
善治赋能。推动科技创新治理重心下沉,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向社会创新力量倾斜。为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与建制性科技力量交流、互动和协作创造更多机会,合力攻克科技创新领域的急难险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