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领域  城市文化与传播
方世南: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进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6-12

【编者按】《苏州日报》6月7日刊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的文章《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进文化建设》。文章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发扬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进文化建设

方世南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又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第十一部分对此作了集中而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实践反复证明,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先进文化的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最为强大、最为持久和最为深邃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论是从主体来看,还是从动力和目的来看,都聚焦于人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的建设,文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有助于以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国式现代化滋养独特鲜明的民族气质,发挥凝神聚气、引领风尚的功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任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发扬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始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文化上的独立自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博大心胸。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互鉴的原则,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不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谱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本文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链接: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