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6月4日,第二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学术研讨会在新余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丽江西建设等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
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受邀参加并作报告,现将报告核心观点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为着力点
打造多彩美丽江西的思考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西“最大资源”和“最宝贵的资源”的重要论述,做好“两个最”的结合文章,叫响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相结合的美丽江西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强调指出,“江西最大的资源就是井冈山精神,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展好红色旅游。” 同时又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江西的绿色生态是其最宝贵的资源,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他要求江西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质上提出了红色人文经济与绿色生态经济如何做好相结合文章的时代课题。红绿交融,既是色彩的叠加,又是发展理念的升华,是江西实现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二)挖掘、弘扬和培植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文化基因,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一体化建设、教育和实训基地。
以既是红色圣地又是绿色标杆的定位,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红色文化基因与绿色生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红色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以红绿交融的特色课程教育、特色旅游路线、特色活动场景,吸引全国党校系统、工会、共青团以及大中小学前来体验。
(三)适应“居游”或“旅居”时代的到来,促进“游客”转化为“游主”,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新型旅游方式实现革命性变革。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拓展新时代共同富裕之路。打造赣南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相结合的旅游廊道,以重走长征路,接受红绿交融文化洗礼的方式,开展绿色低碳旅游实训、在红色村镇居住体验,获得红色革命精神与绿色生态文明生活的高品质享受。
(四)以红绿交融的“红色文化引领绿色慈善+”方式,推进江西慈善事业的绿色转向,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红色文化引领绿色慈善+”,强调以专项慈善资金和义工劳务针对性的帮扶江西革命旧居旧址修复、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等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革命历史遗迹的生态缓冲区建设、苏区弱势群体的帮扶等,目的是聚合人力物力精准对标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效力,促使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红色文化绿色慈善+”意味着行动过程绿色循环与结果绿色循环的统一,不仅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蕴含了生态公正、绿色发展、公平发展、永续发展之意,致力于实现人自身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以红色文化引导慈善绿色转向的具体措施行动,是促进江西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
(五)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江西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充分发挥江西红绿交融数字平台的作用。
以数字生态文明和数字人文经济的理念,运用元宇宙等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推广“云上江西红绿交融地图”,数字化呈现江西革命遗址的生态演进历史。建立江西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基因库,对革命文物、传统村落、生物多样性等进行数字化展示,推动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态得到广泛传播。
(六)以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相结合推动江西现代新型特色产业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如井冈山借助“中国革命的摇篮”这张红色名片,形成“映山红+产业链”;如瑞金借助“红色故都”的红色名片,利用好森林、湿地、水资源等生态优势,探索出“两山”转化路径;如于都利用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红色名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出“红军粮”、“苏区油、苏区菜”、“庆功酒”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发展具有老区红色文化特色的绿色产业链。
(七)大力推进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在江西内联式发展。
赣州、吉安、抚州等红色城市加强内联,通过统一规划和进行跨区域红绿交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大气、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在城镇建设中融入红色元素与生态理念,塑造红绿交融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赣江流域红绿交融特色城市群。
(八)大力推进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开放型发展。
一方面,加强与湖南、福建等周边省份的联系,共建“湘赣闽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协作区”,协同保护罗霄山脉、武夷山脉生态系统。彰显为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的江西实践,另一方面,构建从浙江安吉到江西吉安的“两江两安两吉”的红绿交融互动路线图和实施机制。
(九)加强推进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以“三大属性(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促进教育体系完善,在江西高校设立推进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交叉学科,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战略,培养一大批既有红色情怀又有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水平的人才。
(十)向全世界讲好江西推进红绿交融的人文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故事,传播好江西将美丽江西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地球美好家园建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