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5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接受《看苏州》记者采访,就近期各大外卖平台竞争激烈进行专业解读。现将报道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外卖江湖”,最近不太平静,竞争也有“白热化”倾向。
京东入局“外卖”,不仅是关于骑手社保、免佣金等高调招揽,更有刘强东亲自“下场”送外卖,巨额补贴“低价内卷”。美团、饿了么被迫应战。
一时间“外卖双雄”有走向“三足鼎立”之势,商家、骑手、消费者这稳定的三角形关系也出现了“动荡”。记者调查,外卖江湖杀疯了,究竟“薅”的谁的羊毛?
一、京东外卖“高调”入局:“鲶鱼效应”初显
“入驻京东平台一个多月,订单量不多,就50单左右。”中午时分,在联丰广场经营一家山东饭店已有三年多的老板尹先生于月前加入了京东外卖,他告诉记者,“目前外卖量每月平均2000单左右,其中美团平台占比超过50%。”

“现在加入免一年佣金”。尹先生说,京东外卖订单量虽不多,但营收却相当可观。
以最新一单为例:京东外卖平台显示顾客实付23.27元,商家收入25元;美团平台显示顾客实付46.3元,商家收入23.94元;饿了么平台显示顾客实付29.4元,商家收入22.52元。
“美团、饿了么平台抽取佣金比例超过20%,京东平台现在不抽佣金,商家只需支付骑手配送费用。”尹先生还发现,入驻京东外卖平台的商家需要有堂食门店或实体店铺,“这相当于设了门槛,消费者食品安全有保障,商家间成本相当,能够形成良性竞争。”尹先生说。
不仅如此,京东外卖强势入局,凭借免佣金政策、高额激励,“只做有堂食的外卖”等方式迅速招揽了一波以连锁为主的品牌商家,同时,它以承诺缴纳“五险一金”、低抽成等优势,迅速收揽了一波骑手。

“有单子了!”正值饭点,骑手小孙在京东外卖平台抢到一单,“这单从联丰广场送到建屋乐活城,距离不到3公里,配送费有5.4元,性价比杠杠滴。”小孙告诉记者,京东平台给骑手的配送费很可观,每单比其他平台多1~2元。
小孙是多个外卖平台“兼职”的骑手,平时都靠自己抢单,手速快就能多赚点,“我今天在京东平台才完成8单,收入已经有66.8元。但是平台对准时配送要求很严,而且系统不提示‘顺路单’,必须对线路比较熟,才敢抢单。”

在饿了么干了两年的全职骑手官应山有些遗憾地说:“我想跳槽到京东去,可是我跟饿了么签了半年的合同,每个时间段我必须在岗,没法再兼职。”
说起想“跳槽”的原因,小官坦言目前自己每月收入约为6000元,并没有饱和,还有一些闲散时间。而且美团的抽成有些偏高,导致“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京东“搅局”后,“站里每月要比以前少1000单。”

官应山所在的美团东湖站点,覆盖周边5公里的外卖业务,约有千把人。其中有部分骑手是像官应山一样的全职骑手,不能兼职。还有部分为众包骑手或优选骑手。
二、有人还在观望:政策调整依旧存疑,甚觉隐忧重重
显然,从当前状况来看,“外卖大战”是利好于商家、骑手和消费者的。
但也有不少90、00后消费者并不care。“我消费习惯就是用的美团”“都点外卖了,还在乎食品安全?”“我是饿了么超级会员,点外卖有高额补贴”……看来京东外卖要招揽用户,并不容易。也有犀利的消费者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给多少糖,明天就又加倍讨回去了。
而对于骑手和商家来说,尽管短期收入诱人,不少人却对京东未来的政策调整依旧存疑,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或存观望态度。

下午1点,在领汇广场梧桐姥姥茶饮店取外卖的老周形色匆匆,一边等着外卖,一边翻看着京东外卖平台的信息。他是饿了么的骑手,也在京东兼职。

“5、6点是高峰期,高峰期的抽成略高一些,大概每单5元左右,其他时间只有3元”,老周说,“我空的时候也跑京东,可前几天它抽成还有5元,今天居然就3.5元了,搞不太懂了。”
老周的“现状”也正是骑手王军所担忧的,“若骑手数量激增,单价可能被压低,重蹈美团覆辙”;还有不少人认为“美团单量更稳”。

众包骑手老张在这行已经四五年,经验丰富,他坦言自己现在平均每个月赚七八千元,每天得跑十几个小时,“比以前辛苦,但钱赚的少了!”老张也觉得,现在外卖平台大战是骑手、商家、顾客的幸福时刻,“刚开始大家都有实惠,后面就不好说了。”

同样的隐忧也在不少商家中存在。在山东饭店不远处,一家售卖衢州鸭头的店铺刚入驻了京东外卖。“我们才接了几单,多一个平台相当于多一个选择,对于我们商家而言,肯定希望平台竞争能把佣金比例‘打下来’。”店铺老板张女士担忧道,“入驻到新平台,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我们店在原有平台的曝光量,生意反受影响就糟了。”
“很卷!三家平台都加入了,却依旧赚不到钱,利润薄得可怜”。10天前刚刚加入京东外卖的滋补烩面老板娘见到记者,也倒起了苦水。

“15元的单价,我们可以收益10元钱,相比美团、饿了么抽成还是少一些,”老板娘坦言,“但是,可能是新平台的缘故吧,京东平台上的流量不高,只有美团的三分之一。”

三、专家:外卖大战,不能“无下限烧钱”
自2017年,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入麾下之后,外卖市场从“三国杀”进入“双雄时代”。交银国际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外卖占比65%,饿了么占比33%,其他平台合计仅占2%。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以园区联丰广场商业体为例,目前京东外卖入驻商家有20家,只有美团、饿了么商家数量的三分之二。

事实上,就市场规模来说,即时零售业从“送外卖”转向“送万物”的过程中,正在不断释放着庞大的即配需求。
“京东凭借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领域的深厚积淀,京东以品质外卖的差异化战略切入市场,为外卖骑手、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新的价值。”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表示,京东提出的“品质外卖”“零佣金”以及为骑手缴纳社保都是在解决外卖行业的痛点,“但是否有可持续性,尚待观察。”屠立峰补充说,资本的博弈,一时的小恩小惠看得见,但将来一家独大,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我们希望看到良性竞争。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副处长张海江提醒,不管平台怎么竞争,都要在合法合规的场景下开展合理竞争。平台竞争要以促进行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为目标,而不能只是把消费者作为商业竞争中的一环。
“从监管视角看,基于当前反垄断政策等形成的相对完善的监管框架,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限制了平台‘无下限烧钱’砸市场的空间。”张海江说。“平台陆续推出的竞争策略,究竟属于短期使用的营销手法,还是平台竞争机制中真正的结构性进步,需要时间和市场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