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要求经济大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今年以来,苏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产业、抓项目、稳外贸。生产供给量质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内生动能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优化,人文经济发展获得新提升,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苏州日报》2025年09月30日 B02版“众说学习·苏州答卷”栏目特邀4位社科理论专家专题撰文。其中,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围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主题撰文。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以人民为中心在共同富裕上作好示范
- 方世南 -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并且将共同富裕作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开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双向互动的良好格局,形成了包括共同富裕内容的苏州“三大法宝”。在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苏州站在了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好示范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本质特征,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总体性任务和总体性目标,服务于全体人民实现包括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在内的整体性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苏州在共同富裕上作好示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根本、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以社会建设为条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一总体性思路,防止出现单打一或顾此失彼现象。
一是要始终坚持财富是全体人民艰辛劳动创造出来的理念,将共同富裕作为确保人民经济权益实现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人文经济和人文社会更好相适应,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等,充分激发苏州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广开财路,在做大做强做好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为共同富裕作示范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二是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主的价值是通过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确保人民政治主体性的政治权益表现出来的。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要求、维护人民政治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中作好共同富裕的示范。
三是要坚持在以文兴城中塑造文明城市形象,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融入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示范出文化发达和文明进步的苏州。共同富裕本身就体现出一种文明,文明的功能和价值是通过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确保文化权益体现出来的。共同富裕作示范的过程,就是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四是要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中提高共同富裕程度并作好示范。共同富裕的示范过程,也是展示苏州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过程。社会和谐是通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确保社会权益体现出来的。推动共同富裕和作好示范的过程,也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社会权益实现的过程。
五是要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并作好示范。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既确保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充分获得生态权益上提高生活品质,又确保通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使绿水青山成为苏州人民子孙后代的幸福靠山,使共同富裕作示范的过程,成为代内价值实现与代际价值实现有机衔接起来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