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东吴智库特辟“十九大•专家视阈”专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学习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内涵的主要维度
方世南
一、从权益保障维度看:以“五位一体”整体权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表达了对于人民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等“五位一体”整体权益保障的价值诉求。经济权益主要体现在人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上,政治权益主要体现在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和确保政治主体性上,文化权益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上,社会权益主要体现在人民参与社会治理和提高社会和谐及社会文明水平上,生态权益主要体现在人民享受到优美生态环境上。
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实现人民福祉、不断提高人民主体性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伟大事业。
二、从公平正义维度看:以“五位一体”整体公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蕴涵着公平正义的价值尺度,这一价值尺度是包括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社会公正以及生态公正在内的“五位一体”整体公正。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倡导的首要价值。将公正的价值观作为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实现人人平等和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要达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走向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和基本要求。
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就是坚持和实现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社会公正、生态公正的“五位一体”整体公正之路。
要通过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等举措来实现政治公正;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举措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来实现文化公正;要通过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和谐来实现社会公正;要通过将公正原则和方法运用于人与自然关系上,协调好各利益主体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利益关系,使之达到平等的生态权益来实现生态公正。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五位一体”整体公正体系,指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方向。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特聘教授)
相关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