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马克思“红绿交融”的思想光辉
方世南
马克思将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综合起来考察,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结合处提出了社会解放、自然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使其思想闪耀着“红绿交融”的灿烂光辉。
马克思的“红绿交融”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生态矛盾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和大工业迅猛发展,对无产阶级实施严酷的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以及对自然资源恣意索取和掠夺的时代,也是阶级矛盾和生态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日益紧张的时代。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社会危机与严峻生态危机的双重批判构成了马克思红色思想与绿色观点同时出场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中的红色鲜艳夺目。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论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事阶级斗争和政治解放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一生的重大历史任务,马克思研究的重点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的红色思想又是与绿色观点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规律的研究是与对于自然发展规律的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去考察生产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的解放理论是将社会解放、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当作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解放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自然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思想体系,其价值追求是达到将社会解放、自然解放和人的解放有机融合的社会整体解放和全面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的思想,实质上就概括了目前几乎所有的生态文明概念所表达的内容,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思想。
马克思的“红绿交融”思想是系统整体性思想。马克思以研究唯物史观和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坚持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全面生产的系统方法论,以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人类解放规律为研究目的,在人-自然-社会的系统结构中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解放规律;在社会解放、自然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整体性解放的逻辑进程中论述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条件、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诠释了自然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在对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论述了通过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社会革命彻底消灭劳动异化、商品异化、资本异化、自然异化和人的异化的思想。在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整体理论体系中显露出精辟而深刻的红绿交融的思想。马克思关于整个人类与生产完全有可能建立更加彻底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以符合我们现在将之看待为生态学的而非经济学规律的思想、唯物史观所蕴涵着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发展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所包含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的思想、物质新陈代谢原理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生态人口论中所蕴涵着的“自然-人-社会”紧密联系和系统协调的思想、生态哲学中所包含着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生态经济学所反映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政治学所阐述的社会解放、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内在关联性的思想,等等,都闪耀着“红绿交融”的真理光辉,给人们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特聘教授)
相关链接: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