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找准发力点 太仓“双凤实践”如何亮特色?
方世南
核心观点:太仓市双凤镇自2018年9月制订《“党建红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围绕党建红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文化亮镇、生态美镇、富民立镇“六位一体”建设,将党建品牌、党建品质、党建品位相统一,将基层党建作为引领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社会治理不断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民生重点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如何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太仓市双凤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着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地向深处走、向细处走、向优处走。
太仓市双凤镇自2018年9月制订《“党建红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围绕党建红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文化亮镇、生态美镇、富民立镇“六位一体”建设,将党建品牌、党建品质、党建品位相统一,将基层党建作为引领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社会治理不断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民生重点问题。2019年3月又创新性的发布了全国首个《双凤镇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针对村、社区、企业、机关站所分别制定特色化考核指标,从政治性、规范性、功能性、效率性、稳定性、创新性、发展性七个方面进行测评,不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在有效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向深处、细处、优处走的过程中,促进了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在互动中双向发展。
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向深处走
深处强调了社会治理的深度,要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关注人民群众最深层次的利益需求,畅通和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通过党群互动、政社互动、有效协商等方式,坚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皇冠(太仓)胶粘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针对公司人才发展需求,成立“培养先锋人才”专项行动小组,通过建立后备人才库、开展轮岗实训、导师结对培训、项目式培训的步骤,既培养了员工专业技能,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队伍;湖川桥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建带社建,党员志愿者走进居民家中,鼓励和帮助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人人参与,以“我楼道我管理”的楼道微管理模式,进行楼道杂物、垃圾整治,有效提高社区治理服务工作水平;新湖村支部党员带头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放入户宣传册约400份,线索排摸11次,整治人棚混居14个,清理乱堆放物品89处,清运建筑垃圾300多吨,流转土地130亩等,通过党员志愿服务,引领乡村特色农业、生态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整体推进。
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向细处走
细处反映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强调基层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治理服务和资源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可以第一时间全面掌握群众诉求,有助于促进党群融合、治理融合和政社融合。双凤镇新湖村党委通过“专业化队伍走访”“固定化时间上门”“贴心化周末服务”“集中化问题‘会诊’”等精准服务,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将矛盾易发的动迁工程办成百姓安心的幸福工程;凤雅社区党支部创新推行“红色清单促融合”工作法,将党员日常走访、廉情监督员接待反馈问题的“日清单”,社会组织、社区按周上报的需求“周清单”,廉情监督群、法润民生群等工作群中反映问题的“群清单”进行汇总、整合,形成“居民需求清单”,及时接单处理,在精细化服务中有效保障居民需求;黄桥村党委根据“彩虹桥”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制定三年项目规划,明确每年的重点任务,2018年主要开展“263整治”“331整治”以及乡风文明建设,2019年则围绕三星级康居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区域党建融合发展等工作,2020年重点开展精准扶贫及全面扶贫,提高群众满意率;凤中村党委将党建项目与乡村整治相结合,组建五个不同专长、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目标的志愿服务队,从不同方面推动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三、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向优处走
优处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品质,不仅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品质社会治理,也突出社会治理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阐明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向优处走的方向。太仓市双凤社保所党支部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目标,建立“三办服务制”,对群众亟须解决的问题“马上办”,对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透明办”,全面实现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既方便了人民群众,也提升了窗口服务工作质量;新苑社区党支部结合社区实际,建立残疾人之家,分为助餐区、活动室、辅助性就业、休息室、康复室、卫生间六大功能区,并联合社工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供残疾人就业指导和岗位,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建管所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美丽村庄建设再升级”项目,将长效管理工作与农户自我管理相结合,收集多方建议和意见,群策群力,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点位的保洁、维护、监察,杜绝美丽乡村点位建成后“无人管”的现象发生,实现村庄环境常态化和长效化管理。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特聘教授)
相关链接: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