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关键是要解决“亲”而不“清”或“清”而不“亲”的两难问题,让政商关系“亲清与共”。苏州高新区纪(工)委、监委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与驻区企业共同打造的以“五汇一网”为主体的“亲清政商汇”政企互动平台,就为构建“亲”“清”有机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高新区样本”。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周义程教授在《苏州日报》撰文,探解亲清政商关系的“高新区样本”。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探解亲清政商关系的“高新区样本”
周义程
政商关系既反映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又关乎营商环境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赵乐际同志指出,要通过主动监督、精准监督来促进形成亲清政商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江苏省纪委指出,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提供纪律保障。蓝绍敏同志要求,要建立民营企业家月度沙龙制度、民营企业家微信群联系制度、建立民营企业信息直报制度等三项制度,以便为苏州市各级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家无缝隙高效沟通提供更为顺畅的通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关键是要解决“亲”而不“清”或“清”而不“亲”的两难问题,让政商关系“亲清与共”。令人振奋的是,苏州高新区纪(工)委、监委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与驻区企业共同打造的以“五汇一网”为主体的“亲清政商汇”政企互动平台,就为构建“亲”“清”有机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高新区样本”。
一、 一体设计,系统搭建平台架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苏州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总体要求,结合该区实际,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凝聚服务企业合力,完善非公企业纪检网络建设,激活企业纪检细胞,打造集“问题汇、政策汇、能量汇、智囊汇、清廉汇”和“亲清监督员”网络“六位一体”的“亲清政商汇”服务平台,促进亲清政商关系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一体发展,进一步营造驻区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环境,为加快迈进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前列提供动能。
“亲清政商汇”作为一个实现政企互动的区级服务平台,在总体架构上,分为两个维度,即政府维度和企业维度。其中政府维度侧重利用“有形之手”来搭建“问题汇、政策汇、能量汇、智囊汇、清廉汇”等五个子平台;企业维度侧重发挥市场主体能动作用来构建“亲清监督员”“一张网”子平台。整个平台以“五汇一网”等六个子平台为运行框架,通过建立网格布局、职能配置、责任分解、闭环管理等机制,实现“政策快速送达、诉求快速办理、意见快速反馈、问题快速处置,效率快速提升”的目标。通过问题汇、政策汇、能量汇和智囊汇来增进政商关系的“亲”,通过清廉汇来推动政商关系的“清”,通过构建“亲清监督员”网络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监督保障机制。
二、五汇有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问题汇即“问题汇总,梳理焦点”。换言之,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汇总企业的各种合理合法诉求并在第一时间加以妥善解决。政商关系的“亲”离不开对企业遭遇问题的主动作为和靠前服务。为此,苏州高新区以区委统战部为牵头单位,以区工商联、经发委、科创局、派驻区党工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等4个部门为协助单位,采用民营企业家系列主题沙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信息收集方式,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区内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转交,并建立督办反馈机制,由统战部、工商联负责跟踪落实,确保相关职能部门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确保所有难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问题汇子平台运行以来,所汇集并及时解决的问题涉及企业融资、减负、用工、生产、销售等多个方面。
政策汇即“政策汇集,消除疑点”。换言之,就是通过实时推送各级各类涉企政策,为企业释疑解惑。政商关系的“亲”离不开对政策文件的主动宣导和细致解读。为此,苏州高新区在“企业服务云”平台上嵌入“政策雷达”模块,通过该模块统一发布和实时推送国家、省、市、区出台的涉企政策和措施。同时,区内各相关职能部门还设立专门的政策答疑联络员,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政策措施解读和答疑服务。
能量汇即“能量汇聚,疏通堵点”。换言之,就是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汇聚党建品牌能量,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商关系的“亲”离不开对红色能量的主动运用和精准释放。为此,苏州高新区以纪(工)委、监委牵头,借助高新区党工委“阳光能量站”党建服务平台,将各单位、部门的党建品牌中的涉企服务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引入“面对面、肩并肩、背靠背360°”服务理念,通过统计并发布机关各职能部门涉企服务清单和开展在企身边先锋行动计划,为企业提供菜单式、个性化服务。涉企服务清单既将服务责任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内设部门的对应部门,又将服务措施具体化、清单化,并明确了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在企身边先锋行动计划通过选派党员、干部担任“在企身边”首席服务专员,为区内企业精准及时地提供点对点贴心服务。
智囊汇即“智囊汇合,破解难点”。换言之,就是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培训课程等方式来为企业化解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贡献智慧。政商关系的“亲”离不开对企业发展难题的主动会诊和科学排解。苏州高新区通过引入全国性智库平台来为区内企业健康快速成长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推行让有成功经验的民营企业家现身说法这一“导师制”模式来针对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企业家讲课来提供最新的前沿资讯和生产经营的新思路新策略。
清廉汇即“清廉汇融,堵塞漏点”。换言之,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力打造政商“廉洁共同体”。政商关系的“清”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力共进和多措齐施。苏州高新区以纪(工)委、监委牵头9个部门,采取“制度+文化+组织”三管齐下的“廉洁共同体”建设举措。在制度建设层面,苏州高新区纪(工)委、监委发布了《关于苏州创业园纪委委员、企业党组织纪检委员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意见》、《“清廉民企”规范化运行二十条标准》、《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新型政商关系“负面清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界定了纪委书记、纪委委员、纪检委员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分工,明确了“清廉民企”日常运行的标准规范,细化了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涉企行为可为与不可为的具体边界。在文化建设层面,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开展专题培训、参访廉洁教育基地、重温百家姓家训、举办“廉五月”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让廉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组织建设层面,组建了反腐败协调小组驻苏州创业园工作站,由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为园内企业内部反腐建设提供法律咨询、案例分析、专场培训、风险排查、内控导入等服务。
三、一网监督,着力助推“亲”上加“清”
一网即“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特约监督员”(简称“亲清监督员”)网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作为基本保障。为了实现政商关系的“亲”上加“清”,牢牢守住“清”明底线,苏州高新区以区纪(工)委、监委为牵头单位,以区“两新”工委为协助单位,以全区现有非公党建组织为基本依托,在非公企业设立纪检组织,把纪检监察工作向非公企业延伸,做到了“两个全覆盖”,即非公企业党委中纪委设置全覆盖,非公企业党总支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会中纪检委员设置全覆盖。同时,苏州高新区将纪检委员聘为“亲清监督员”,既履行纪检委员的相关职责,又负责监督各级公职人员的日常涉企行为,还监督和推动政府各项惠企利企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以苏州创业园党委为例,自2004年6月成立以来,该党委已下设33个党支部(其中独立支部20个,联合支部13个);现有纪委书记1人,纪委委员2人,支部纪检委员33人,完全实现了纪检网络全覆盖。为了更好地推动纪委委员、企业党组织纪检委员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苏州创业园党委不仅进一步细化了纪委班子成员、纪检委员的工作职责,还聘任了36名“亲清监督员”来更充分高效地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的政务环境。
在“五汇一网”的政商互动平台中,“亲清监督员”网络是贯穿于“五汇”中的一条红线,也是确保“五汇”扎实落地的基本保障。该网络较好实现了监督向基层有效延伸和全面覆盖,切实打通了监督监察体系最后一公里。从更加深入地一体助推政商关系“亲清融合”的角度看,“亲清监督员”网络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建设空间。一方面,可以让“亲清监督员”在推进“五汇”扎实落地方面扮演起四重角色:一是当好问题收集员,主动了解和及时传递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二是当好政策宣传员,深入学习和宣传解读涉企相关政策;三是当好发展参谋员,积极主动地为亲清政商关系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四是当好勤廉监督员,全方位、立体化地做细做实对政府公职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督和精准监督。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做大做强“亲清监督员”队伍。采用专兼结合的思路,即在将纪检委员聘为“亲清监督员”的同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特约“亲清监督员”。要严格把好入口关,从高新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非公职人大代表、非公职政协委员等各类非公组织或人群中选择出一批思想素质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高、自律意识强的人担任特约“亲清监督员”。科学设计选聘程序和管理办法,对特约监督的选聘方法、聘任时限、权利义务、监督考核等都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作者周义程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