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中提出的系列重大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共同策划推出“践行嘱托开新局 智库专家面对面”融媒体系列访谈。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受邀参加第四期访谈,就“把长江江苏段真正打造成‘黄金水道’上的‘钻石段’”主题建言献策。
把长江江苏段真正打造成“黄金水道”上的“钻石段”
方世南
一、发挥航运优势 激活生态潜能
“钻石段”的意义还在于,江苏段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双赢的“示范区”。我们要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大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江苏和美丽江苏。要对传统发展方式、传统生活方式、传统发展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实行重大变革和超越,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口均衡优质型社会、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
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紧密结合基础上,超越传统的将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对立起来的发展模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现代化,形成美而富的绿色美丽经济;全面推动科技发展绿色化,将科技发展建立在有助于绿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技现代化,形成美而智的绿色美丽科技;全面推动文化发展绿色化,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美而文的绿色美丽文化;全面推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将生活富裕与环境友好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现代化,形成美而舒的绿色美丽生活;全面推动社会发展绿色化,将当代人的价值与子孙后代人的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形成美而久的绿色美丽永续,达到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和推动构建地球美好家园的价值目标。
二、服务国家战略 扛起使命担当
长江经济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此,江苏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处于重要地位,要找准自身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率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既是引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必须,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根本所在。要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升级。江苏沿江有得天独厚的科教人才优势,必须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聚。要利用好江苏各地的交通优势,加快互联互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江苏沿江集合了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当务之急是要优化体系、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要以铁路、机场、港口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系统规划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区域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要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三大战略统筹起来推进长江大保护。牢牢把握修复长江生态这个压倒性任务,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整体治理与重点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要在全社会改进生活方式,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深化生态文明市县创建,引导公众从日常小事做起,以个体点滴努力汇聚成全社会生活方式巨变,促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为全国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样本。
三、打造品牌形象 做“冠冕”上的“钻石
首先,江苏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方面必须对长江文化的重大价值有深刻的认识。长江与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造就出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塑造着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长江文化是千百年来在长江流域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是长江自然人文、历史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习俗、语言文字等文化形式的有机统一,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长江流域的物质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器皿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等诸多的文化类型,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必须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其次,要盘点好、挖掘好、整理好江苏长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古河道、古码头、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做好保护规划工作,充分保护好长江沿线各级文物,使长江文物成为展示长江历史和文化的生动载体,成为向世界讲好长江故事的生动素材,并促进长江沿岸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得到弘扬。
再次,要传承和弘扬好长江文化。要通过加强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充分实现各区域文化之间的互融互通,形成江苏长江文化的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推动长江文化与运河文化交相辉映。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促进长江文化与经济联姻,让长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创造出更多的融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审美价值等为一体的重大价值。要以文化名人为载体和依托,带动江苏长江流域的历史名人从遥远的古代,从深深的小巷子中走出来,走向现代生活,走向人民大众,走向全世界。要将长江文化融入现代科技,促进长江文化与科技联姻,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打造出一系列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品牌。
最后,要按照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居环境权益的需要,将长江沿岸的生态景观修复利用好,推进还江于民、还绿于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绵延不绝的长江成为人们看得见江、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存得住长江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将沿江城市建设与长江生态空间有机融合,以长江文化模塑出新时代江苏美得有格局、美得有形态、美得有温度、美得有质感、美得有韵味的良好形象风采。
(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特聘教授)